如何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摘 要:

  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各参与主体需要关注服务平台的可持续性,即在政府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让商业银行乐于使用这样的服务平台,信贷需求主体也能够依靠服务平台更有效地获得信贷资金,从而使服务平台进入商业可持续的良性运行轨道上来。

  金融服务“三农”主体的难点之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中,银行信贷供给与相关主体信用信息及其资金需求的精准匹配是此项工作的重要目标。基于“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基础,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各地的实践表明,上述工作的推进模式大多是由政府主导,当地人民银行协调,商业银行参与,通过构建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商业银行做好“三农”主体的信贷服务提供更可靠、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保障。

  “十四五”规划基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内容提出,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应用,推广惠民便企信用产品与服务;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机制。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也指出,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前提是要摸清底数,对所在区域农业产业情况有清晰的判断,同时,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各职能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充分地共享,并有效应用于服务平台建设。通常来说,农业农村部门会掌握较为全面的“三农”主体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完全能够用于银行信贷评价,原因是这些数据偏重于统计用途,而并不侧重在匹配信贷需求。因此,尽管可以把农业农村部门的相关数据作为一个基础,但金融服务实践中最好还是采取直接调研采集的方式来获取与信贷评估强相关的数据。

  摸清底数需要从特色产业入手,各地都会有自身的特色农业产业类型,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特征都不尽相同,因此,要从特色产业的要素入手,包括了解其上下游主体的关联性以及相关产业主体的技术水平、数字化管理水平等。数据信息的采集是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需要长期不懈做好的工作。为什么是“长期不懈”?因为,现阶段只能靠定期采集需求主体的数据信息,未来的方向是,随着产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数据会更“智能同步”,而在达到“智能同步”之前,就需要定期更新和完善相关数据信息,让数据“动态活跃起来”,否则,数据平台搭建了,但数据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其数据平台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三农”主体数据采集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是设置问卷并制定专业的调研计划。设置问卷的过程实际上是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有了指标体系,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其次是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和技术开发方一起对相关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再次是进行专业的问卷调研,这需要一支调研队伍。调研是采集数据信息的过程,因此,调研的执行非常关键。最后是数据信息采集后的质量检验,需要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摸清底数和数据信息采集之后,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方参与数据库的开发,并将采集上来的数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进行试运行。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推动方式是“试点先行、逐步完善、完善迭代”。区县一级的“三农”主体少则几百家,多则几千家,最好结合特色产业,先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体作为试点,把这些试点的数据收集上来,在数据库建设初期根据开发的模型进行试运行,并与商业银行的贷前审核体系进行比照,看看是否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更好地评估并和信贷额度匹配。

  在部分数据信息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对主体评级带来的信贷增量进行再评估,看是否更有效地帮助商业银行发现了新增的客户需求,抑或是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匹配到更有效的信贷资金,在评估之后,可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在更大覆盖面地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力争对所在辖区内的“三农”主体的信贷需求做到全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构建“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各参与主体需要关注服务平台的可持续性,即在政府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让商业银行乐于使用这样的服务平台,信贷需求主体也能够依靠服务平台更有效地获得信贷资金,从而使服务平台进入商业可持续的良性运行轨道上来,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平台维护和再开发的资源,并结合产业的发展需求,动态地优化指标体系,使“三农”主体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成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支撑。(作者:张宏斌)


相关资讯:
  • 联系电话:0538-8806697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东湖路东首路北138号
  • 版权所有:泰安市信用协会